
为互锁开关选择正确的安全类别水平
在安全标准中,“类别”一词通常用于指示特定的可靠性水平。ISO 13849 标准涉及机械及其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其中对“类别”的定义是:根据控制系统中安全相关部件的抗故障能力和故障发生时的行为,对这些部件进行的分类。从本质上讲,类别说明了安全电路的接线方式、故障检测方式以及故障响应方式。共有五个类别:B、1、2、3 和 4。在发生故障时,这些系统在维护安全方面的可靠性为从低到高。
在实际应用中,邦纳 SI-GL42 系列锁定式安全互锁开关与所有机械互锁开关一样,通常可以满足 2 类、3 类或 4 类要求,具体取决于每个闸门使用的开关数量、开关是单独接线还是串联到安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要求。在为您的安全功能设计选择适当的类别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需要应对的隐患和风险。
2 类设备安全(每个闸门一个机械互锁开关)
2 类设备采用既定原则和组件。它包括测试功能,由安全控制系统在“适当的时间间隔”检查安全功能的完整性。由于 2 类安全设计仍采用单通道,因此测试间隔之间出现一次故障就可能导致安全功能丧失。
3 类设备安全(每个闸门两个互锁开关)
3 类和 4 类增加了第二个冗余通道。冗余通道(以及在 2 类中解释的既定原则、组件和监控)有助于系统在安全系统内出现单个故障的情况下,安全地将机器带入安全状态。在排除故障前,该电路还能防止安全系统复位。3 类可容忍单次故障而且不丧失安全功能。当机械互锁(如邦纳 SI-GL42 安全互锁开关)串联在一起时,每个闸门两个开关(如图所示)就可以达到 3 类安全水平,因为如果另一个闸门的开关正常工作,那么可能不会发现单个机械开关故障(涉及到“故障屏蔽”概念)。3 类符合 OSHA 对控制可靠性的要求。
4 类设备安全(每个闸门两个互锁开关)
在 4 类设备中,必须检测出累积发生的故障,才能够保持安全功能。在使用机械互锁(如邦纳 SI-GL42 安全互锁开关)的情况下,将双通道连接的每个互锁防护装置上两个安全开关的安全触点连接到安全模块、安全控制器或控制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其他部分,即可实现 4 类安全。与 3 类一样,4 类也符合 OSHA 对控制可靠性的要求。
